一、平臺介紹
“廣電視聽融合傳播基礎信息平臺”項目是國家廣播電視總局“十四五”時期的重點項目,是提升廣電行業治理體系和治理能力現代化水平的基礎性項目。該項目重點實現廣播電視和網絡視聽節目融合傳播基礎信息的全程記錄,實現跨平臺視聽節目內容的關聯關系分析與節目融合傳播情況的可溯源、可感知、可統計。在國家發改委、中央宣傳部等7部委聯合印發的《文化保護傳承利用工程實施方案》和國家廣播電視總局《廣播電視與網絡視聽“十四五”發展規劃》《廣播電視與網絡視聽“十四五”科技發展規劃》《關于加快推進廣播電視媒體深度融合發展的意見》等相關文件中,該項目都被列為重點建設項目。
二、平臺可實現的功能和服務
1. 視聽基礎信息共享服務。廣電視聽融合傳播基礎信息平臺將打通大小屏界限,為行業提供最全面和權威的視聽基礎信息,有助于各廣電視聽機構拓展視聽內容的傳播范圍,為更好實現優質視聽內容的運營流轉打下堅實基礎。
2. 內容跨平臺傳播分析。廣電視聽融合傳播基礎信息平臺可以通過視聽內容跨平臺關聯分析,提供節目在多個播放平臺的傳播效果數據,建立視聽內容融合傳播效果評價體系,提升廣電視聽機構內容運營的針對性與實效性。
3. 熱點內容感知及預測?;诤A恳暵爟热莸膫鞑デ闆r統計分析,廣電視聽融合傳播基礎信息平臺可突破單個機構的限制,更全面地感知全網近期熱點內容并對熱門話題走勢進行預測,為內容創作以及平臺推流提供決策參考。
4. 疑似侵權內容檢索。以海量視聽內容信息為基礎,通過視音頻指紋提取比對等技術,廣電視聽融合傳播基礎信息平臺可以高效關聯起具有相似片段的視聽內容,為用戶提供全網一鍵檢索疑似侵權內容的功能,打擊“搬運”“洗稿”等行為,保障原創作品權益,助力構建良好內容生態。
5. 視聽內容查重。在審核用戶上傳內容時,各網絡視聽機構可以通過廣電視聽融合傳播基礎信息平臺進行快速查重,判斷該視頻是否為搬運作品。此舉可將版權檢測行為前置,一定程度上解決了視聽內容版權保護只能“事后追溯”的痛點,有效提高各機構的內容管理效率。
6. 版權使用量證明服務。通過視聽內容跨平臺傳播分析,廣電視聽融合傳播基礎信息平臺可統計指定視聽內容及關聯視頻的跨平臺播放量數據,由平臺出具版權使用量證明,助力規范版權交易。
三、平臺的技術能力
本平臺綜合使用云計算、區塊鏈、人工智能和大數據技術開展建設。
● 將與中央和省市級廣播電視臺以及多家頭部互聯網視聽機構、IPTV和OTT集成播控平臺等開展數據對接,對各機構內收錄和傳播的視聽節目進行基礎信息上鏈存證。
● 利用區塊鏈可追溯、不可篡改的特性,本平臺將實時存證各廣電視聽機構提供的視聽節目基礎數據,實現廣播電視和網絡視聽節目基礎數據的可信存證和查詢共享。
● 基于人工智能技術,構建視音頻指紋提取和比對算法,識別跨平臺視聽節目之間的關聯關系,在平臺全量存證節目中精確查詢包含指定節目片段的相似視頻節目。
● 利用大數據分析技術,建立廣播電視和網絡視聽基礎信息庫,實現億級數據的多維度分析、統計熱點視聽內容、評估節目傳播能力。
四、聯系人
孟晗蕾 電話:010-86096659 Email: menghanlei@abp2003.cn